從邯鄲黨史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探索實踐 二維碼
278
發(fā)表時間:2022-07-08 10:55作者:郝微 ![]() 農經委支部 郝微 在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抗日,1940年3月6日,中共中央首次提出了“三三制”原則,規(guī)定在政權機關人員配備上,共產黨占三分之一,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,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占三分之一。1941年7月7日,晉冀魯豫邊區(qū)臨參會、參議會在涉縣成立,這是我國第一個嚴格按照“三三制”原則建立的民主政權。同年11月,陜甘寧邊區(qū)也按照“三三制”原則,在延安召開了第二屆參議會。晉察冀邊區(qū)的“三三制”政權則成立于1943年1月。為此,當時的《解放日報》發(fā)表社論說:晉冀魯豫邊區(qū)臨參會的召開,是中國歷史上應該大書特書的一件大事,這在世界政治史上也是完全最新的一頁。 曾于1931年8月任瑞金縣委書記的鄧小平,參與過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,經驗非常豐富。1940年3月,毛澤東主席提出“三三制”的論述后,鄧小平敏銳地抓住這個政權建設問題。1941年3月16日,冀太聯(lián)辦在涉縣東遼城村召開第二次行政會議,鄧小平在會上提議成立晉冀豫邊區(qū)臨參會。3月18日,會議接受了鄧小平的建議,隨后成立了晉冀豫邊區(qū)臨參會籌委會。 從4月開始,晉冀豫邊區(qū)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全面展開了參議員推選工作。各黨派、各界、各團體均提出候選人參加競選,候選人的比例嚴格按照“三三制”的原則組成。到6月底,推選工作結束,在邊區(qū)2000萬人中采取公開競選方式,推選出議員197名。選舉出的參議員中,有中共黨員,有跟隨孫中山先生從事民主革命的國民黨元老,以及學者、名流、無黨派人士、工人、農民、商人、婦女、青年、宗教、少數民族等各界人士。 1941年7月7日至8月15日,晉冀魯豫邊區(qū)臨參會第一次會議在山西桐峪鎮(zhèn)舉行。出席會議的參議員共134人,代表各個方面,其中中共黨員參議員有鄧小平、李大章、李雪峰、滕代遠、申伯純等46人,占三分之一強。當時,大會有領導機構主席團和辦事機構秘書處,以及參議員資格審查委員會和提案審查委員會等組織,這和我們現在代表大會的組織機構基本是一樣的。 |
省內市級人大
副標題
全國人大 省級人大網站 省內市級人大 市直單位 |
邯鄲市發(fā)展和改革委員會? 邯鄲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(zhí)法局? 邯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? 邯鄲市交通局? 邯鄲市教育局? 邯鄲市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局? 邯鄲市衛(wèi)生健康委員會?
邯鄲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 邯鄲市體育局? 邯鄲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? 邯鄲市國防動員辦公室? 邯鄲市司法局? 邯鄲市農業(yè)農村局? 邯鄲市應急管理局? 邯鄲市商務局? 邯鄲市水利局? 邯鄲市公安局
邯鄲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? 邯鄲市科學技術局? 邯鄲市投資促進局? 邯鄲市民網? 邯鄲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? 邯鄲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? 國家稅務局邯鄲市稅務總局? 邯鄲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?